去年以来,诸城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的安排部署,按“四四六”行动要求,积极实施创新驱动,通过创新运营机制、服务机制、强化平台建设等措施,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,创新驱动已成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、产业“蝶变”的强力引擎。
创新运营机制,增强发展活力。统筹用好产业发展专项基金,通过市场化的方式,撬动社会资本,推动大项目、好项目建设。同时通过多种模式,吸引企业资本、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。由诸城鲁东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融资建设的8000万元舜河污水处理厂项目,日处理规模8万立方米。引进总投资280亿元的青岛保税港区6平方公里诸城功能区,并成立了青岛保税区诸城功能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,全面推进园区开发、运营和建设工作。由诸城市华龙房地产公司开发的红星家园旧城改造项目,已建成安置楼26栋,商业住宅20栋、复式楼6栋、花园洋房56栋,并配套建设了明德学校和明德幼儿园。由日照岚山泉祥房地产公司投资32亿元开发建设的李家庄子片区改造项目,将配套建设集商住、办公、学校及老年活动中心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。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启动。同时,以市场化的理念推进园区环卫保洁,由专业公司进行管理作业,实现了开发区环卫保洁的市场化、专业化、常态化全覆盖。
创新服务机制,优化发展环境。强化政策扶持,在用足用活上级政策的基础上,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了“三招三引”、企业股转上市、融资等方面具体政策,给予在技术改造、研发平台、招才引智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企业,最高500万元的补助。目前,区内已有上市企业2家,惠发食品、奥扬新能源等5家企业正在积极筹备上市或挂牌。推广“订单+信贷+保险”融资模式,为小微企业融资50多亿元。同时,提升政务服务,简化审批手续,对重点项目实行项目落地并联审批和“一站式”审批,全面推行“一审制”和“一审一核制”;建立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,开展“百人联百企”活动,实行“1+1”项目包靠制和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制度,统筹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。
创新平台建设,夯实产业基础。立足产业发展,紧扣企业发展所需,深入实施自主创新工程,加快特色创新平台建设,强化自主创新能力。成立创业中心,建设了高新技术孵化器、科技创新创业园等一批政府公共服务平台,引导企业建成技术(工程)中心等各类省级以上平台42个,共引进“千万人计划”“泰山学者”等国内外高端人才59人。依托高级技校,成立公共实训中心,累计为企业推广使用新技术、新工艺300多项,年培训高级技术工人近万名。 |